舊時多用來比喻女子柔嫩潔白的手,故借指女子的手。
荑,是漢語漢字,漢語拼音為tí (或yí),指的是植物初生嫩芽。形聲。從艸,夷聲。
中文名荑
出處《詩·邶風(fēng)·靜女》
總筆畫9
部首
艸
部首筆畫
3
引申
女子柔嫩潔白的手;割除田里的野草
拼音
tí;yí
類型
形聲
釋義
植物初生嫩芽
統(tǒng)一碼
8351
結(jié)構(gòu)
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五筆
AGXW
五行
木
荑是一個漢字,意思是指荒地、荒野。這個字在古代文獻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,如《論語》中的“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欲速則荑,見小利則多?!币馑际钦f如果急于求成,就會走上歧途;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小利,就容易陷入無盡的荒野。
荑的意思是:多音字。讀音1:(ti)二聲。
1,植物剛長出的嫩芽,嫩葉。
2,稗子一類的草。讀音2:(yi)二聲。除去田里的野草。部首:(艸)。結(jié)構(gòu):上下。
荑,本義植物初生的嫩芽。形聲字,草字頭表示字義和植物有關(guān)。夷表示讀音。后來常用來形容女孩子的手光滑白嫩,又代指女子的手,女孩子。
意思就是:
①茅草的嫩芽
荑,荑草也。 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茅之初生也。
②通“稊”。草名。一種像稗子的草
炳復(fù)次禁枯樹,樹即生荑。 ——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》
③發(fā)芽
草陸生曰荑。 ——《通俗文》
④割去田里野草
組詞:芟荑
1.古代指茅草新長出來的嫩芽
應(yīng)用:手如柔荑,嬌荑,柔荑
2.泛指草本植物的嫩芽
應(yīng)用:丹荑,枯荑,輕荑
3.“稊”的通假字,一種雜草,形似稗草
應(yīng)用:荑稗,荑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