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各個(gè)年齡段的稱呼:
不滿周歲——襁褓;
2~3歲——孩提;
女孩7歲——髫年;
男孩8歲——齠年;
幼年泛稱——總角;
10歲以下——黃口;
13~15歲——舞勺之年;
15~20歲——舞象之年;
12歲(女)——金釵之年;
13歲(女)——豆蔻年華,
15歲(女)——及笄之年;
16歲(女)——破瓜年華、碧玉年華;
20歲(女)——桃李年華;
24歲(女)花信年華;
至出嫁—— 梅之年;
至30歲(女)——半老徐娘;
20歲(男)——弱冠;
30歲(男)——而立之年;
40歲(男)——不惑之年、強(qiáng)壯之年;
50歲——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;
60歲——花甲、平頭甲子、耳順之年、杖鄉(xiāng)之年;
70歲——古稀、杖國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;
80歲——杖朝之年;
80~90歲——耄耋之年;
90歲鮐背之年;
100歲——期頤。
1、喜壽:是七十七歲的雅稱,“喜”的草書就非常象豎寫的“七十七”,所以喜壽就代表了七十七歲。
2、傘壽代表80歲
傘壽:八十歲雅稱,因?yàn)椤皞恪弊值牟蒹w形狀好象八十,所以稱傘壽。
3、米壽代表88歲
米壽:八十八歲的雅稱,把“米”字拆開,上下正是兩個(gè)八,而中間是個(gè)十,讀作八十八。
4、白壽代表99歲
白壽:九十九歲雅稱,“百”字上面去掉一是就是個(gè)“白”字?!鞍佟睖p去一是九十九。九十九歲雅稱“白壽”。
5、茶壽代表108歲
茶壽:108歲的雅稱,把“茶”字的草字頭即雙“十”,相加即“二十”,中間的“人”分開就是“八”,底下的“木”即“十”和“八”。中部和底部連在一起就成“八十八”,再加上字頭的“二十”,共“一百零八”,所以稱茶壽。
五十歲至五十九歲,稱為艾年(不能稱壽)。
六十歲至六十九歲,稱為耆壽。
七十歲至七十九歲,稱為稀壽。
八十歲至八十九歲,稱為耋壽。
九十歲至九十九歲,稱為耄壽。
百歲以上的稱為期熙。
在我國傳統(tǒng)的壽稱中,常見的有“花甲”(六十歲)、“古稀”(七十歲)、“耄耋(讀”冒迭“音)”(八九十歲)、“期頤”(一百歲)等,而“喜壽”、“米壽”、“白壽”、“茶壽”的壽稱則鮮為人知。
喜壽:七十七歲。因“喜”字的草書近似豎寫的“七十七”,故稱。
米壽:八十八歲。因“米”宇拆開來剛好是數(shù)字“八十八”,故稱。
白壽:九十九歲。因“白”字乃“百”字去“一”,故稱。
茶壽:一百零八歲。因“茶”字的草字頭即雙“十”,相加即“二十”,中間的“入”分開即為“八”;底部的“木”即“十”和“八”,相加即“十八”。中底部連在一起構(gòu)成“八十八”,再加上字頭的“二十”,一共是“一百零八”,故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