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相對有正義感的神獸——獬豸。
獬豸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被描述為像麒麟一樣的神獸,有大的像牛一樣的,也有小的像羊一樣的,雙眼炯炯有神,頭上長有一只角,全身長滿了濃密的毛發(fā),據(jù)說當它的角斷的時候就會死掉。
獬豸十分聰明,能夠聽懂人的語言,而且可以明辨是非。當遇到貪污的官員時,它就會用角把他撞倒然后吃進肚子;當有人發(fā)生沖突的時候,它能用角指向不占理的一方,甚至會用角懲罰它。傳說,帝堯的刑官曾經(jīng)養(yǎng)過獬豸,每次遇到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都會讓獬豸幫忙判決,從來沒有出過差錯。因此,獬豸就成為了正義的代名詞。
“廌”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,據(jù)說它能辨別曲直,在審理案件時,它會用角去觸理曲的人。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十部上“廌”部說:“灋,刑也。平之如水,從水。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,從[廌]去。所以具有法的意思,也是中國古代較好早明文記載表示法律含義的字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