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刻和陰刻的印章在使用上沒什么不同,區(qū)別是印出來的效果。陰刻的印章可以和陽刻的一樣使用,沒有特別注意的事項。
陰刻與陽刻都是我國傳統(tǒng)刻字的兩種基本刻制方法,是一種獨特的雕刻方式。陰刻是將筆畫顯示平面物體之下的立體線條刻出。陰刻,是將圖案或文字刻成凹形。
印章,英文stamp,亦稱圖章,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,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,不沾顏料、印上平面后會呈現(xiàn)凹凸的稱為鋼印,有些是印于蠟或火漆上、信封上的蠟印。制作材質(zhì)有 金屬、木頭、石頭、玉石等。
書法作品比較后面的落款要蓋印章的。印章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價值,其中作者的名字印章刻好的有陰章和陽章,兩個章一定要都有,都是好章,沒有好壞之分,而且一般蓋章時都把陰章和陽章都蓋上。但常常又只蓋一個章,多以陽章為好。再蓋上閑章作品更完美。
名字印章陰刻和陽刻都是一樣的。
印出來字是白色的稱為白文印,印出來字是紅色的是朱文印。做為名章是一樣作用。但相對說在使用上陰文印較多。
有時我們還使用二枚印章,一枚姓氏,一枚名字,有時是齋號等,刻時一陰一陽兩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