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查部首:乛,再查部首外三畫。
筆畫:4
予,漢語常用字,讀作yú、yǔ或 zhù,較好早見于戰(zhàn)國文字,其本義是使別人得到,即《說文解字》所謂的“推予也”,由此引申出贊許、在等含義。
康熙字典:
【子集上】【亅部】 予
《唐韻》:余呂切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演女切,《正韻》:弋渚切,并音與,賜也?!对姟ば⊙拧罚壕觼沓?,何錫予之?!吨芏Y·春官》:內(nèi)史掌王八枋之灋,七曰予,八曰奪。通作“與”。
又《博雅》:大予,樂名。注: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,改大樂為大予樂。
又《廣韻》:弋諸切,《正韻》:羊諸切,并與“余”同,我也。郭忠恕《佩觿集》:予讀若余。本無余音,后人讀之也。顏師古《刊謬正俗》:曲禮,予一人。鄭康成注:余予古今字。因鄭此說,學(xué)者遂皆讀予為余?!稜栄拧罚簠n,吾,臺,予,朕,身,甫,余,言,我也。此則予之與余,但義訓(xùn)我,非同字也。《說文》:予,相推予也。余,詞之舒也。各有意義,本非古今字別也。歷觀詩賦,予無余音。
又吳棫《韻補(bǔ)》:予當(dāng)讀與?!对姟贰盎蚋椅暧瑁瑢⒉琛!薄冻o》“目眇眇兮愁予,何壽夭兮在予。皆無余音。”
答:查予的部首是乛,除了乛以后予字還有丶乛亅三筆。釋義:[yǔ],基本釋義:給。常用組詞:給予,賦予,授予,生殺予奪等。
[yú],基本釋義:1.人稱代詞。我。2.姓。常用組詞:予取,予求,企予等等。
部首 :乛
“予”,普通話讀音為yú、yǔ,較好早見于商朝金文時(shí)代,在六書中屬于指事字。“予”的基本含義為我,如予知、予美;引申含義為贊許,稱譽(yù),如眾必予之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予”也常用做動詞,表示給予,如予寧。
部首:乛
組詞是給予。
造句
友情給予我們所有的快樂,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成長。
總是能夠給予他人應(yīng)得的信任。
他們將打開大門,給予平常雙倍的工資。
予
詳細(xì)釋義
〈代〉
“予”假借為“余”,我
予獨(dú)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。——宋·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然而累汝至此者,未嘗非予之過也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予知(自認(rèn)為聰明);予美(自己所愛的人);予圣(自以為圣人);予一人(古代帝王的自稱);予小子(古代帝王對先王或長輩的自稱;常人對先輩、長者的自稱);予末小子(予沖人,予沖子。古代帝王對先王或長輩的自稱;常人對先輩、長者的自稱);
予的部首是:乛?!緷h字】:予【讀音】:yú、yǔ【部首】:乛【筆畫】:4【基本釋義】:1、予(yú): 同“余”,我:予智自雄(自夸聰明,妄自夸大)、予取予求(原指從我這里取,從我這里求;后指任意索取)。2.、予(yǔ):給。組詞:授予、予以批準(zhǔn)。3、少康之子,槐的父親。在位17年?!驹~組】:予告、?啟予、?贈予、?予以、?予句、?準(zhǔn)予、?予知、?棄予、?啟予、?予雄、?予樂、?付予、?資予、?予圣、?大予、?予賜、?予歸、?賜予、?嘉予、?企予、?予奪、?妄予、?寄予、?施予、?錫予、?傅予、?取予、?予勾、?委予、?予美、?起予、?祝予、?予寧、?賦予、?把予、?強(qiáng)予、?畀予、?給予、?予決、?愁予??。
予用部首查字法查什么部寫回答
予的部首是:乛。
【漢字】:予
【讀音】:yú、yǔ
【部首】:乛
【筆畫】:4
【基本釋義】:
1、予(yú): 同“余”,我:予智自雄(自夸聰明,妄自夸大)、予取予求(原指從我這里取,從我這里求;后指任意索取)。
2.、予(yǔ):給。組詞:授予、予以批準(zhǔn)。
【詞組】:予告、?啟予、?贈予、?予以、?予句、?準(zhǔn)予、?予知、?棄予、?啟予、?予雄、?予樂、?付予、?資予、?予圣、?大予、?予賜、?予歸、?賜予、?嘉予、?